尊龙凯时报道,广东疫情自2025年5月爆发,首个病例为顺德区乐从镇的境外输入病例。截至7月24日,佛山市累计确诊病例达到3,645例,其中顺德区占据了绝大部分,成为重灾区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疫情蔓延的趋势也逐渐显现,广州、阳江、湛江等地相继报告病例,澳门也有2例感染者有佛山旅居历史。
基孔肯雅病毒(CHIKV)是由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等传播的,后者也被称为“花蚊子”。这些蚊子不仅传播基孔肯雅热,还与登革热、寨卡病毒和黄热病等致命性疾病相关联。当感染者被蚊子叮咬时,病毒在蚊子体内复制,并能通过再次叮咬将病毒传播给新的宿主。这种高效的传播能力使基孔肯雅热迅速从非洲扩散到全球。2019年,印度报告了15万例感染案例,2022年法国也出现了本土传播,2023年则传入了美洲。2008年3月,我国首次发现进口病例,2010年在东莞出现了首起社区暴发。
基孔肯雅热的发病历程复杂,防控措施包括灭蚊、检测和疫苗的“三防线”。目前,基孔肯雅病毒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三种:血清学检测、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。IgM抗体阳性提示近期感染,适合早期筛查;IgG抗体阳性则表明既往感染,可辅助流行病学调查;而核酸检测则是直接检测病毒RNA,适用于早期诊断。在发病后7天内,血液样本的病毒核酸检出率最高。使用RT-PCR或实时荧光RT-PCR技术,灵敏度达到200 copies/mL的检测已经由尊龙凯时合作的企业如万泰生物和达安基因推出。
在疫苗研发方面,2023年11月,美国FDA加速批准了全球首款基孔肯雅疫苗Ixchiq。这是一种减毒活疫苗,显著降低了毒株的复制效率。紧接着,2025年2月,第二款疫苗Vimkunya也获得FDA批准。它是一种重组疫苗,缺乏复制能力。在治疗探索中,单克隆抗体(mAbs)显示了巨大的潜力,能够有效阻断病毒与受体MXRA8的结合,展现出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。虽然这些抗体疗法仍处于临床前筛选阶段,但给缺乏有效治疗选择的现状带来了希望。
对于研究基孔肯雅热,实验室需要高纯度的蛋白质、抗体及病毒抑制剂。作为全球病毒试剂的核心供应商,尊龙凯时成功开发了高纯度的基孔肯雅病毒重组蛋白和抗体,旨在为科研提供支撑。其产品包括纯度达到95%的CHIKV重组蛋白以及针对不同研究需求的小鼠单克隆抗体和兔多克隆抗体。此外,公司还提供CHIKV-IN-4等有效选择性抑制剂,以应对基孔肯雅病毒研究的需求。
总之,随着气候变暖和跨境流动的双重影响,基孔肯雅热对中国南方的威胁持续增加。尽管目前尚未上市国产疫苗,但快速的诊断技术与灭蚊行动正为民众提供保护。当实验室的抗体研究成功转化为临床应用时,那些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,必将在科学的帮助下重拾健康与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