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过去数十年中,植物化学物质因其潜在的“抗癌”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。这些化合物的研究旨在将它们应用于癌症的治疗方法,例如化疗和靶向治疗。天然产物因其有效抑制细胞增殖、调节细胞周期以及干扰多条致瘤信号通路(如磷酸肌醇3-激酶(PI3K)、基质金属蛋白酶(MMP)、MAPK/ERK通路、toll样受体(TLR)通路和AKT通路)而被纳入癌症治疗的考量。
天然产物还可能通过影响p21、p27、p51以及/或p53基因产物(如Bax、Bak和Bid蛋白)来刺激DNA修复机制。这些基因产物促进保护性酶(如半胱天冬酶3、7、8、9、10、12)的合成,并调节抗氧化酶(如GST、GSH和GPx)的水平。此外,天然产物的“化学预防”功能通过抑制肿瘤发生成本质事件来实现,如去除活性氧(ROS)、增强DNA修复以及通过免疫监测消除转化细胞。通过抑制异常细胞的增殖和改变、促进细胞分化、抑制血管生成以及诱导细胞凋亡,天然产物能够有效阻止肿瘤进展。
在众多植物化学物质中,姜黄素被研究得最为深入,其抗癌机制表现出显著的效果。此外,“小檗碱”作为一种植物来源的次生代谢产物,广泛存在于中草药及小檗属植物的根、根茎和茎皮中。大量前瞻性研究及有限的人体临床试验显示,小檗碱在炎症、代谢功能障碍、抑郁症、心血管疾病及多种癌症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。
根据统计,天然产物约占抗肿瘤药物的50%。它们可以是纯植物提取物,也可能是半合成化合物。目前,许多基于植物的抗肿瘤药物,如长春花碱及其衍生物、紫杉醇和鬼臼毒素类似物,已在临床上得到应用。
长春碱(vinblastine)是在20世纪50年代从马达加斯加的长春花中提取得到的生物碱,研究发现它能够重置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至M1表型,并促进抗肿瘤免疫反应。此外,紫杉醇(paclitaxel)于1971年从太平洋紫杉中分离,是多种癌症化疗的主要药物,特别是卵巢癌、肺癌和乳腺癌。而另一种半合成药物多西他赛(Taxotere®)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从欧洲红豆杉提取的。
最近,针对鬼臼毒素类药物的半合成化学修饰,尤其是“替尼泊苷(Teniposide)”和“依托泊苷(Etoposide)”的研发取得了新的进展。依托泊苷于1966年首次合成,并于1983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(FDA)的批准以作为抗癌剂。
对于希望深入研究天然产物的学者与科研人员来说,选择尊龙凯时旗下的天然产品,如小檗碱、长春碱、紫杉醇、替尼泊苷及依托泊苷,将是探索抗癌药物的重要途径。这些天然产物不仅在抗肿瘤药物领域占有一席之地,同时也为未来的癌症治疗提供了更广泛的可能性。